3.3 不同角度導流板時煙氣進入各除塵室的速度
電-袋復合式除塵器結合處導流板為不同角度時煙氣進入各除塵室的速度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導流板角度時的速度分布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無導流板
|
0.75
|
1.23
|
0.54
|
0.45
|
0.41
|
0.80
|
1.12
|
0.53
|
0.49
|
0.43
|
35°
|
0.99
|
0.82
|
0.80
|
0.71
|
0.61
|
0.85
|
0.79
|
0.68
|
0.65
|
0.50
|
45°
|
0.95
|
0.84
|
0.76
|
0.70
|
0.73
|
0.98
|
0.70
|
0.75
|
0.68
|
0.64
|
55°
|
1.16
|
1.03
|
0.83
|
0.80
|
0.66
|
0.98
|
0.81
|
0.79
|
0.70
|
0.63
|
65°
|
1.21
|
0.83
|
0.90
|
0.74
|
0.66
|
1.07
|
0.75
|
0.80
|
0.70
|
0.64
|
其速度平均值:
V1= (0.75+1.23+0.54+0.45+0.41+0.80+1.12+0.53+0.49+0.43)/10=0.68
V2=(0.99+0.82+0.80+……+0.50)/10=0.74
V3=(0.95+0.84+0.76+……+0.63)/10=0.77
V4=(1.16+1.03+0.83+……+0.63)/10=0.84
V5=(1.21+0.83+0.90+……+0.64)/10=0.83
均方差:





從以上數據結果中可以看出,導流板45°時所計算出的均方差數值最小,即導流板45°時,在布袋入口處氣流分布比較均勻,有利于延長布袋壽命、提高除塵效率。
4 不同的入口流速時的模擬結果
煙氣入口流速為8 m/s,即電場風速為0.5 m/s時的模擬結果表明導流板角度為55°時布袋進口處的氣流分布比較均勻;煙氣入口流速23.7 m/s即電場風速為1.5m/s時的模擬結果表明導流板角度為35°時的布袋進口處的氣流分布比較均勻。但隨著導流板角度的增加,氣流對底部灰斗的沖刷程度也加大了。
5 結論
(1)數值分析避免了電-袋除塵器氣流分布模型試驗的局限性,不僅能解決除塵器進口氣流分布問題,還能夠顯示各個濾袋單元的流量分配和箱體內任意一個斷面的氣流速度大小分布,較全面的反映除塵器內部氣流流動狀況。
(2)數值分析結果表明,電場風速為1m/s時,導流板角度為45°時,從電除塵器引入到袋式除塵器各除塵室的氣流分配比較均勻;電場風速為0.5m/s和1.5m/s時,導流板角度為分別為55°和35°時,從電除塵器引入到袋式除塵器各除塵室的氣流分配比較均勻;其數值模擬結果較為合理,可作為電-袋復合式除塵器結構設計優化的參考依據。
(3)由于導流板的設計不同,氣流在經過導流板進入布袋之前的氣流分布,情況也是多種多樣的。可以考慮將幾種角度與幾種導流板間距設計進行排列組合,然后對組合后的工況進行數值模擬,最后獲得最優工況的設計方案。
參考文獻
[1] 俞群.電除塵器技術發展現狀及新技術簡介.中國石化集團南京設計院 .江蘇南京,2006年第5期
[2] 劉練波,許世森. 靜電布袋復合除塵器的試驗研究. 動力工程, 2007(01):103—107
[3] 郭烈錦,高暉.除塵器袋室結構改進及內部氣固兩相流動特征分析[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2000,34(5):50-54.
[4] 韓占忠,王敬,蘭小平.FLUENT流體工程仿真計算實例與應用[M] .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4.
[5] 王福軍.計算流體動力學分析—CFD軟件原理與應用[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
選自2009全國袋式除塵技術研討會論文集